养老投资让收益慢慢抵达 世界热闻
面对市场波动,有的人采取的是“扔掉手机,不看行情”的逃避式投资方式,随之静待三五年甚至更久,回看收益
面对市场波动,有的人采取的是“扔掉手机,不看行情”的逃避式投资方式,随之静待三五年甚至更久,回看收益却觉得超乎预期。这是一种通过容忍市场正常波动、换取中长期收益的表现。
在长周期的养老投资中,适度增配权益类资产亦是如此。不急,“让子弹多飞一会”,让收益慢慢抵达。
但有些风险平常难以敏锐捕捉和感知,往往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积累才会显现出来,容易被我们忽略或者轻视。
(资料图)
年轻时,我们忙于眼前的工作和生活,很容易忽略几十年后步入老年所必须面对的养老风险。
试想这样一种场景,同样用100元买猪肉,在上世纪70年代可以买108斤猪肉,在2000年只能买18斤猪肉,在2022年只能买3斤了。相比过去,钱的购买力下降了。
这就是所谓的通货膨胀风险,由于物价上涨所导致的货币购买力和投资的实际收益率下降了。
从投资收益率来看,如果一项资产的年化收益率是3%,通胀率是4%,实际收益率其实是-1%,虽然资产看起来增值了,但购买力实际上是缩水了。
倘若你持有现金或者收益率偏低的金融产品,短期可能没有大问题,一旦拉长时间,就可能受到通胀风险的影响,周期愈长,潜在的通胀风险愈高。
人的一生,生命长度是未知的。由于难以精准预测退休后的寿命长度,因此我们无法确定要准备多少养老钱。这是长寿风险,指的是当生存年龄超过预期年龄后所带来的风险。
年轻时,我们总喜欢“买买买”,在收入大于支出时,消费带来的更多是快感。但到年老时,收入不能再覆盖支出,如果年轻时积累的财富不够用,消费带来的可能就是焦虑了。
全国老龄办发布的《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总报告》显示,一个人一生大约2/3的医疗消费发生在65岁以后;60岁及以上年龄组的医疗费用是60岁以下年龄组的3-5倍。随着预期寿命延长,年老时医疗、照护等所需费用更高。
如果我们储备的资金不够花,那么本来令人高兴的长寿,就变成了风险。
要想抵御养老风险,实现退休后的“闲庭信步”,需要提前规划养老投资。
虽然投资权益类资产短期有波动,但拉长时间来看,权益类资产的长期收益率较高,更能帮我们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适度增配权益类资产,进行更加科学、多元化的配置,通过长期持有熨平波动,增厚预期收益,也许才是多攒“余粮”、抵御未来风险的更优途径。
标签:
面对市场波动,有的人采取的是“扔掉手机,不看行情”的逃避式投资方式,随之静待三五年甚至更久,回看收益
1、人做事要有一定的上进心,如果向往酒红灯绿的生活,那你马上就要醉生梦死了。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
1、张震没有死,这个消息是N年前一家报社不负责任的报道,早就证明是假消息了! 张震一直是电视台和电台两
北京时间5月7日,记者罗马诺报道,克罗地亚中场莫德里奇下赛季将会继续留在皇马。据悉,莫德里奇与皇马就新
近日,贵州证券业协会第四次会员大会在贵阳召开。贵州证监局党委书记、局长陈国飞在讲话中表示,过去五年来
5月6日,女超联赛第8轮迎来一场焦点对决,长春女足主场迎战“领头羊”武汉女足。武汉女足前7轮取得全胜,是
近日,一则昆山住建局对两个打折力度过大的项目进行处罚的文件在业内流传,其中一个项目隶属于万科。5月7日
横跨春夏两季的“健康盛宴”来了!第三届健康消费节“从头到脚”打造五大核心
[ 相关新闻 ]